她说,累的时候喜欢独自一人跑到廊桥上默默地看来往的人群,看一张张陌生的面孔,看虚无缥缈的背影……
就这样,一个看起来娇小,精悍的女孩儿映入眼帘——她就是王玉秋。小巧玲珑的个头,精致的小脸蛋上镶嵌着一双清澈善良的明眸,皮肤白而略饱“风霜”。笑起来那么的温暖动人。
这一笑,让我看到了她的阳光、洒脱、乐观与不羁。当我问她平时是怎样给自己加油打气时,她的回答异常简单朴实。她说:“气馁的时候就吃点自己爱吃的东西,然后饱饱地睡上一觉,等醒过来,一切从头开始!”。

我很欣赏她如此洒脱乐观的态度,不过更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她在学习上的努力与坚持。她告诉我,自己刚进校那会儿在学习上的不如意。有一次上物理课,老师随口说了个公式定理,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游刃有余,然而只有她什么也不知道。她说,自己高中时学的是文科,而大学读的专业却是属于理工科,就有了一开始的不知所措。好在老师很耐心,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,学习成绩终于有所起色。
然而,向前的道路总是有道不尽的辛酸与坎坷。毕竟才开始接触专业化的理工科学习,学习中会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。这时免不了被别的同学嘲笑、挖苦。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,她觉得,再大的困难,只要自己够努力、够用心,都能够去解决。“我并不把自己当作文科生,我认为别人能做的,我也能做!”
正是因为她骨子里镌刻的这份“绝不认输”的坚韧品格,愈发催人奋进。
在这里,我突然想起寒冬盛开的“腊梅”。她威严地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,却依旧灿烂,依旧芬芳,依旧光彩夺目,甚至天气越寒冷,她开得越盛。王玉秋在求学的道路上不屈不挠,犹如腊梅般的傲骨,坚定而香气袭人。她和我们相同而又不同,她是平凡之路上不平凡的人。
她说:“喜欢的东西,努力争取,不喜欢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东西,就换一种心态包容它!”在这里,她讲到自己当初填报志愿时不小心填错专业的事。我想,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调专业吧!但她并没有那样做。她将所学专业转化为自己喜欢的东西,并将其视为一种神圣的责任、使命,认真对待,踏实学习。即使自己不喜欢也别无怨言,而是默默地去努力,去拼搏。她说:“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你都是无能为力的,既然无法改变外在的,那就改变自身的。没兴趣的东西也坚持学,总会有用武之地”
她就是这样一个坦诚、豁达、有个性的女孩子。当我问及平时是否花大量时间在学习上时,她却微笑着摇摇头,坦然地说:“我和你们一样,下课基本不翻专业书,而是看课外书”。说实话,当时我挺惊讶的,可后来听了她的学习方法,我突然就释然了。她告诉我们,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部分是特别重要的,一定要认真听,认真思考,尽量争取在课堂上就把知识点弄懂。另外就是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相结合。她传授的方法简单实在,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学习模式,但重点是,很多同学都半途而废,而她却坚持下来了。
王玉秋不仅学习好,而且爱好宽泛。她喜欢看书、跑步、爬山……大二时还与同伴一同去周公山、蒙顶山和上里古镇等地游玩很是惬意。据我们了解,她还积极参加学院的各种社团活动和运动会,并荣获了一定的嘉奖。
学院的生活固然绚丽多姿,可我们终归还是要离开学校,走向社会。现如今,王玉秋已经在自己的家乡实习。她的生活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,即便实习会有些辛苦,可她依旧将如火如荼的生命力赋予其中,品味着这部人生的励志影片。
她告诉我,有一回实习医院的设备坏了,主任找她去维修。然而,她却连那设备的名字都没听说过。就在那时,旁边一位护士开始碎碎叨叨说个不停,还说“一个小姑娘啥都不会,让她来干嘛呀?”听到这话,玉秋比谁都难过,可她并没有因此而胆怯、退缩,而是主动研究起那设备的故障。她心想:“我用实际行动证明,我能胜任这份工作!”的确,功夫不负有心人。最终那设备还是让她给修好了。自此以后,医院里的同事见了她都很和善,而且都很尊重她。
这一路走来有多辛苦,只有自己明白。多少努力?多少汗水?多少坚持?始终还是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。她这样总结自己:“不管自己怎么不开心,只要明天的太阳升起,我还是那个会开心微笑的阳光女孩儿”
采访的最后阶段,她也为学弟学妹道上真挚的箴言。她告诉大家:“只要有明确的人生方向,并能一直坚持,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”。
她说,累的时候喜欢独自一人伫立在廊桥上问自己,离开家乡,告别亲朋好友,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究竟是为了什么?是为了享受,还是为了求学……